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政治社會學
Political Sociology 
開課學期
108-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林國明 
課號
Soc2018 
課程識別碼
305 242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101 
備註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7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1Soc2018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先介紹這門課所界定的政治社會學的領域和範圍。我們理解社會是差異的結合﹔不同的社會人群可能具有不同的利益、價值與認同,也控制不同程度的資源,他們共同生活在國家組織的邦界所劃定的政治社群中。社會差異與分歧,如何影響個人與團體取得控制國家組織的權力,來決定政治社群的集體事務?不同的利益、價值與認同,如何被轉化為國家的政策?反過來說,國家組織如何企圖以強制性的手段來影響資源的分配與社會活動規則,或甚至轉化社會結構,塑造集體目標、認同與文化標準?政治社會學,廣義來說,就是在探討國家與社會的權力關係與互動,瞭解政治的社會基礎和對社會生活的塑造作用。

在瞭解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中,一個關鍵的核心問題是:「民主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也就是說,在多元差異的複雜社會中,受到國家政策所影響的公民,或他們的代表,如何參與政策的制訂?具有不同利益與認同的公民群體,如何能夠接受國家統治與政策決定的正當性?

根據以上的界定和核心關切,這門課程將要介紹政治社會學幾個重要的探索領域:
(一) 國家與社會關係:這個單元將從社會學的不同傳統(馬克思、韋伯、涂爾幹和托克威爾),以及延續這些傳統的當代思潮,來討論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包括:經濟結構、階級衝突與政治制度;國家與公民、階級和社會群體的關係;權力與支配的正當性;官僚化與政治領導;平等、自由的理念與民主制度等。透過古典著作,我們不但探討政治與社會的基本問題,也思索這些社會學思想傳統的當代意涵。
(二) 民主制度的理念與政治過程:什麼是民主?為什麼要民主?建立與維持民主體制的條件為何?民主政治有哪些不同的模式和可能?公民如何影響政策決定?我們將討論當前代議民主體制的問題,以及審議民主的實踐途徑,同時也要討論,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否帶來體制的改變,促成更平等的社會?民粹主義政治的特性是什麼?對自由民主體制帶來核種影響?當前的網路動員和社群媒體,又如何影響民主過程中的公民參與?
(三) 公民身份、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民主政治的運作基礎與轉變動能之一,是公民身份的界定與公民權利的賦予。本單元將討論公民身份與公民權利的概念爭議與實踐問題;公民資格與社會不平等、差異政治的關係;以及全球化對傳統以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成員歸屬為基礎的公民身份與公民權利所形成的挑戰。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的目標,是要帶領學生探索國家社會關係,以及民主體制的政治過程,,並由此來反省、討論台灣當前所面對的政治問題。期待學生修完這門課之後,對於公民如何參與政策決定,以及如何實踐平等公民權利,有更大的知識想像,和更強的實踐能力。  
課程要求
1. 出席與討論:20%。本課程將在演講過程中穿插討論。課堂發言狀況將列入成績評量。
2. 期中考:40%。課堂開書考,申論題。
3. 期末考:40%。課堂開書考,申論題。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一單元 國家與社會關係:四個社會學傳統

第二週 9/9馬克思 (1):國家、階級與民主
馬克思和恩格斯,1972,共產黨宣言,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256-286,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1995,論猶太人問題,於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19-451,中共中央編譯局

第三週 9/16 馬克思 (2):階級鬥爭、政治制度與國家自主性
馬克思,1972,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603-703,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四週 韋伯:支配的正當性與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韋伯著,錢永祥編譯,1985,《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頁117-221,台北:允晨

第五週 涂爾幹:次級團體、集體意識與社會整合
涂爾幹著,渠東譯,《社會分工論》,第二版序言:對職業團體的幾點評論,頁XLIII-LXIX, 台北:左岸
涂爾幹著,渠東、傅德根譯,《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44-114

第六週 托克威爾:公民社會與民主
托克威爾著,馮棠譯,《舊制度與大革命》,頁1-8, 19-27, 33-49, 66-134,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托克威爾著,秦修明等譯,2005,《民主在美國》,頁43-61, 136-142, 169-180, 375-396,台北:貓頭鷹

第二單元 民主制度的理念與政治過程

第七週 什麼是民主?建立與維持民主體制的條件
Robert A. Dahl 著,李伯光、林猛譯,《論民主》,頁41-91,台北:聯經
Juan Linz 著,張佑宗譯,1997. 邁向鞏固的民主體制,於田弘茂等編,鞏固第三波民主,頁65-104,台北:業強
Robert A. Dahl 著,李培元譯,200, 《民主及其批判》,頁 375-426,台北:偉伯文化

第八週 自由主義、代議民主體制及其問題
Held, David. 1995〔1987〕,李少軍、尚新建譯,〈競爭性菁英主義與專家治國的構想〉,見《民主的模式》,頁175-223,台北:桂冠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公共領域與審議民主
林國明,2013,多元觀點的公民審議如何可能?程序主義與公民社會觀點,台灣民主季刊,10(4):137-83
林國明2016,誰來審議?台灣民眾對審議民主的支持和參與意願,台灣社會學,31:43-97


第十一週 參與式民主與社會衝突
Fung, Archon著,李仰桓譯,賦權的參與:再造都會民主,頁1-28, 126-206,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第十二週 民粹主義
Muller, Jan-Werner 著, 林麗雪譯,解讀民粹主義,台北:時報出版,頁39-99, 160-200

第十三週 社群媒體與民主:資訊戰與政治極化
Tucker, J. A., Theocharis, Y., Roberts, M. E., & Barberá, P. (2017). From liberation to turmoil: social media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28(4), 46-59.
Persily, N. (2017). The 2016 US Election: Can democracy survive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democracy, 28(2), 63-76.

第三單元 公民身份,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

第十四週 公民身分與社會權利:新自由主義下的福利國家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三章〈權利與責任〉,頁79-115,台北:巨流
Esping-Andersen, Gosta. 著,古允文譯,1999,《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第一、二章(頁21-82)

第十五週 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二章〈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頁43-76,台北:巨流
Derek Heater, 2006,張慧芝、郭進成譯,《公民身份》,第二章〈公民共和主義傳統〉,頁 63-114,台北:韋伯文化

第十六週 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四章〈多元主義與差異〉,頁119-148,台北:巨流
Young, Iris M., 2017,陳雅馨譯,《正義與差異政治》,頁87-128, 267-321,台北:商周

第十七週 全球化、移民與「後國族」公民身份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六章〈全球化時代的公民身份〉,頁187-224,台北:巨流
Soysal, Y. N. 楊欣怡、曾育勤/,2012,公民身分的限制:歐洲的移民與後國家公民,頁35-53, 139-190,台北:群學

第十八週 期末考
 
參考書目
參加指定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20% 
 
2. 
期中考 
40% 
 
3. 
期末考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9  課程介紹 
第2週
9/16 
馬克思 (1):國家、階級與民主  
第3週
9/23  馬克思 (2):階級鬥爭、政治制度與國家自主性
 
第4週
9/30  韋伯:支配的正當性與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第5週
10/7  涂爾幹:次級團體、集體意識與社會整合  
第6週
10/14  托克威爾:公民社會與民主 
第7週
10/21  什麼是民主?建立與維持民主體制的條件  
第8週
10/28  自由主義、代議民主體制及其問題
 
第9週
11/4  期中考  
第10週
11/11  公共領域與審議民主  
第11週
11/18  賦權式參與與社會衝突  
第12週
11/25  民粹主義:性質ˊ、根源與對策 
第13週
12/2  社群媒體與民主:資訊戰與政治極化 
第14週
12/9  公民身分與社會權利:新自由主義下的福利國家 
第15週
12/16  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 
第16週
12/23  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  
第17週
12/30  全球化、移民與「後國族」公民身份